科学欣赏与诺贝尔奖

创建时间:  2025/08/08  李燕苹   浏览次数:   

课程名称: 科学欣赏与诺贝尔奖

英文名称The Beauty and Secret of Science

课程编号: KBK1500019

课程学分: 1

所属模块: 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开课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课程负责人:曹傲能


课程简介:

一个国家的科研创新水平是与其科学欣赏和科研成果评价的水平密切相关的。中国多次面临技术上被卡脖子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薄弱,缺乏原始创新。因而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创新,希望能在中国本土产生从零到一的基础科学突破。而基础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领域,充满不确定性,敏锐地感知与判断前进方向是优秀科学家的必备素质,而识别和评价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学欣赏水平也至关重要。科学欣赏水平应该成为每个大学生必备的科学素质。本课程将选取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发现和事件,结合这些发现背后的故事及诺贝尔奖的评选等进行点评、讨论和辩论,并在这些点评、讨论和辩论中提高同学们的科学欣赏水平。


教师简介:

曹傲能,教授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ChemMedChem国际顾问编委。长期从事蛋白质折叠和纳米生物医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折叠与设计、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纳米材料生物功能设计以及纳米靶向载药系统等。提出了“(分子)构象工程”概念,并首次通过构象工程方法,在纳米粒子上对无活性的柔性多肽片段进行精确的构象调控而使多肽片段产生生物功能,创造了一类全新的纳米人工抗体——金抗体;提出了蛋白质结构的“限域下最低能量片段”假说与蛋白质进化的“石器时代”假说,揭示了蛋白质结构与折叠的秘密。先后主持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课题及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2015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3),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3),科研成果入选上海大学第一届(2016-2019)十大学术进展(排名第1),获上海大学2021年本科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上一条:口腔微医

下一条:科技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