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密码

创建时间:  2025/08/11  李燕苹   浏览次数:   

课程名称: 生命密码

英文名称The Life Codes

课程编号: KBK1600013

课程学分: 1

所属模块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开课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负责人:王丽君等


课程简介:

“生命密码”作为一门整合了基因组学,遗传学和生命哲理的通识课。共设立三个主题部分,包括生命的起源-认识基因,基因与命运,以及后基因组时代-重新设计生命。课程将探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生命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了物种特征,又使得物种之内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生命如何一步步完成进化,又是怎样解决生物的改良和疑难病症等问题。通过基因的故事,解读生命的密码。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为目标。以生命的起源,基因的进化,科学探索的发展为教学内容,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式,旨在启发学生对生命密码的破译展开思考:技术理性是否存在边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存在边界;在基因的编辑日益成熟的环境下,人类是否可以为所欲为的改造个体;在科技的影响下,生命体将何去何从。引导学生对生命保持敬畏,对科技保持警醒,对理性保持矜持。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灵动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简介:

王丽君,教授

2010年本科毕业于江南大学,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到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2023年入选上海市高层次青年人才。2024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主要从事运动促进心血管健康的RNA表观遗传机制以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策略研究。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Research、Basic Research in Cardiology、JACC: Basic to Translational Science、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3项)、美国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项目3项,作为子课题参与单位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担任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编委,担任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等杂志审稿人。获得上海市第六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上海大学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作为负责人获批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上海大学一流研究生培养项目,指导本科生主持国家级、校级大创项目。

上一条:生物医学的挑战与进展

下一条:生命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