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的前世今生

创建时间:  2025/08/01  李燕苹   浏览次数:   

课程名称:国宝的前世今生

课程所属模块: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课程负责人:黄继忠


课程简介:

“国宝的前世今生”是上海大学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引领,依托本校考古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岩土工程、艺术学等重点学科,以及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无机质考古、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平台资源,深度融合中宣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理念,打造的文理工交叉的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立足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聚焦文物科学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通过“历史-科技-人文”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系统解析文物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及保护科技前沿,涵盖古陶瓷、古建筑、考古发掘现场应急保护、文物数字化等专题,指导学生了解光谱分析、多元统计分析、虚拟修复等现代科技手段,理解文物从发掘、诊断到保护修复的全流程,并深度剖析文物背后中华文明的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课程积极响应“文化强国”战略,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教学实践,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水患治理研究、三星堆遗址科学发掘与保护实践等典型案例,展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突破与文化担当,增强学生传承中华文明、守护文化根脉的使命意识。


课程负责人简介:


  黄继忠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术带头人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院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曾长期在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省文物局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现为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伟长学者,现任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石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等职。主要从事岩土文物保护,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上一条:无处不在的力学

下一条:运动与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