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课程名称:中国记忆 课程所属模块: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 课程负责人:丁华东
课程简介: 本课程围绕“国家记忆”这一时代主题,一是运用社会记忆、文化记忆等理论,解释和揭示国家记忆的深刻内涵与构成形态,阐释国家记忆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价值;二是以历史档案、历史文献、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民间传说、传统节日、传统服饰、历史文化遗迹、革命纪念地等为具体考察对象,充分运用历史文献、影像资料等材料,讲述和展示国家记忆的资源积存、记忆性质与时代特征,引导国家记忆走向历史文化的深处;三是结合当代社会变迁,分析国家记忆资源传承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探索思考国家记忆的传承保护策略。
课程目标: 本课程运用社会记忆、文化记忆理论,解释和揭示国家记忆独特而又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研讨国家记忆在国家认同、历史传承、文化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课程学习,一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准确、系统地认识和理解国家记忆,走向历史文化深处,提高历史文化涵养;另一方面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国家意识,自觉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守护者、传播者。
课程理念: 以中国文化为思想元素,传承国家记忆,厚植爱国情怀
课程负责人简介:
主要从事档案学基础理论、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文献编纂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3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安徽省哲社规划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主持和参与国家教改项目、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等各类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档案学理论范式、档案记忆理论、档案社会学等方面形成一定研究特色。2018年入选首批全国档案领军人才、全国档案专家。 备注:该课程于2025年秋季学期起由通识选修课模块调整至思政选修课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