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课程名称:美育中国 课程所属模块: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课程负责人:秦瑞丽
课程简介: “美育中国”与您一起探讨百年中国美育的“器道之辩”,以珍稀文献、独家心得和经典案例为您揭示:是谁曾“美育救国”?如何做“美育兴国”?未来怎么“美育强国”?美育从来不是选修课,而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让我们一起“向美而行,以美培元”。 美育中国的课程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与知识架构,打开美育之旅。突破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局限,通过“以美引善”“以形育人”“以情感人”,增强学生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课程共十讲,分别是:一、以美育代宗教:美育中国的百年历程;二、新兴艺术策源地:现代运动的美育传播;三、美术生活:中国生活中的美育传播;四、延安的明灯:艺术为人民的美育导向;五、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传统转型的审美语言;六、民族的血液:现当代油画的本土化审美语言;七、大美之艺:塑造国家艺术形象的审美工程;八、乡村振兴: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审美教育;九、无墙美术馆:国际城市艺术生态的审美力量;十、国家形象:世博会中国馆的美育传播。 课程为线下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讲授、嘉宾互动以及学生实践等方式,学习百年中国美育历程及其经典案例。以“趣味辩论”“Citywalk”和“经典二创”等艺术实践活动,说好“美育救国”“美育兴国”和“美育强国”的中国故事,构筑百年民族精神长城的美育历史。
课程链接: http://t.zhihuishu.com/2JEeAE8e 主讲教师介绍
秦瑞丽,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近现代艺术史、美术传播与城市文化。 2017年获上海艺术科学一般项目资助,2019年获上海哲社一般项目资助。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重点项目3项。2020年获首届“上海高校艺术与设计类青年教学竞赛”三等奖。在《新美术》《美术与设计》《美术观察》《美术》等核心期刊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论文曾2次入选中国美协青年优秀艺术理论成果奖。
陆丹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近现代设计史、都市设计理论。 主持和参与《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研究》《设计与身份认同理论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美术》《美术观察》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22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2021上海设计邀请展——域·海报”执行策展人和“2021-2023上海设计10×10”项目负责人。
蒋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上海美术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出版专著1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论文曾入选中国美协首届青年优秀艺术理论成果奖。 2023年上海大学优秀全程导师。所辅导的本科生课程论文中,9人次在上海大学本科生学术论坛获奖,2人次入选全国性青年学者论坛,3人次独立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 |
上一条:中国歌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