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课程名称: 石油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与研究 英文名称: Mechanical Problems and Research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KBK0300010 课程学分: 1 所属模块: 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开课学院: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课程负责人:狄勤丰 课程简介: 本课程首先让学生了解石油在国际形势中的作用、我国油气资源面临的挑战、石油工程背景、石油的起源和用途及石油工程中的力学世界,接着介绍石油工程中一些力学问题的提炼、建模、求解及应用方法,揭示力学应用过程的乐趣。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力学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敬业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铁人”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狄勤丰,男,1963年8月生于江苏省溧阳市,籍贯江苏溧阳。现任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大学石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石油工程和工程力学专家。1980-87年就读于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4-97年就读于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97—9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航天与宇航科学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87-2002在西安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大学)工作,2002开始在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工作。获省部级奖6项,其中2006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1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10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12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兼任《石油钻探技术》、《石油钻采工艺》、《渗流力学进展》编委、中国力学学委第五届产学研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国力学学委管道及波纹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从事石油工程新技术研究。发明了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技术,提出了复合钻井钻头侧向力计算方法,实现了泥浆钻井低成本控斜技术。发明了气体钻井预弯钟摆BHA控斜方法,并在塔里木油田博孜区块成功应用。发明了超深井钻柱动态安全性评价方法,实现了超7000m钻柱动力学分析及参数的优化方法。攻克了钻具接头三维应力特性分析难题,提出了钻具接头极限工作扭矩预测方法。发明了基于纳米材料的物理法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纳米颗粒吸附法减阻技术机理、纳米降压增注技术、纳米颗粒强化泡沫、强化凝胶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从事石油工程、工程力学及相关学科本科生、研究生教育。 |